
图:香港拥有坚实的基础科研力量,配合内地强大的生产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将更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昨日继续举行分团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在会后见传媒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规划全面、稳中有进,5%经济增长预测符合国家发展需要。他们期待在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等方面推出新措施,同时强调拉动消费、刺激内需的重要性。代表们认为,国家继续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期望香港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更积极作用。\港闻报记者 吴俊宏、义昊、陆九如报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形容,工作报告中的规划及财政预算“全面、稳中有进”,经济增长5%的预测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李慧琼支持国家定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她认为国家未来要走向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科教兴国亦将会有很多新措施,因此需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同时亦需要拉动消费、刺激内需支持。对于涉港部分,她认为反映国家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期望香港在对外交流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 打造留学品牌 加强产学研合作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永嘉表示,两会是全世界认识中国的机会,中国在全球都十分艰难情况下,取得了5%的增长,非常难得。他指出,人大代表也审议了财政报告,见到去年财政状况都很好,并相信国家去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能够拉动内需。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锦良说,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看到国家前进方向,也感到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他指出,报告港澳部分强调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他认为这与三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他提及香港要打造国际教育枢纽,打造留学品牌,香港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及和内地的合作。此外,黄锦良也谈及科教兴国部分,表示看到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香港教育在科学创新部分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关于立德树人方面,他认为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做好榜样,同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倡调整所得税 促进港股流动性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振英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速目标是5%,属中高速;去年经济很大程度靠出口拉动,但今年要更依靠提振内需。他又表示,今年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陈振英相信可能会令银行释放超过三万亿贷款空间,对中小企融资有很大作用。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仲尼表示,在国家支持下,香港资本市场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有显著表现,包括新股上市的数目、恒生指数的表现。他又指出,目前“港股通”的股息税为百分之二十,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地互联互通,并吸引更多内地资金投资香港股票市场,陈仲尼建议国家税务总局与证券监管机关积极考虑调整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的股息红利所得税政策,在预扣所得税的安排与香港投资者看齐,以进一步促进港股市场流动性。 另外,陈仲尼表示,他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四点想法:一是依法保障民营经济的发展;二是持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三是要聚力深化创新,努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四是要勇于并善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坚持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有机结合。 拆墙松绑 改善两地规则衔接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杨德斌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他认为,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未来应该用好我们现有的传统优势拓展发展的空间,发展成国际数字贸易中心。 另外,多位代表表示,香港可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创科新领域,打造国际化创新平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有温度。涉及香港的内容中,提到“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她认为,香港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离不开要参与大湾区建设,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湾区。对于规则衔接层面仍存在不少阻力,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要在拆墙松绑方面提多些建议。 善用贸易网络 推动中医药发展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冰芬表示,留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基调里面增加了一句“守正创新”。她认为,在迈向AI界的新时代,产业的更新迭代是必然,我们更加要守在根本、在正道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科技赋能促进突破、创造和发展。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应生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论在政治方面还是民生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全。在国际贸易方面,香港可以参与和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为例,可以利用香港对外贸易网络的优势,与内地併船出海。
有话要说...